• 首页
  • qy千亿国际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qy千亿国际 > 新闻动态 > 撕开商业竞争的新真相

    撕开商业竞争的新真相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9:57    点击次数:57

    当年电商行业流传着一句“预言”:马云说京东养五万人就得垮。

   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轻资产才是王道,谁能想到十年后京东用67万名员工和1.1万亿的年营收,活生生上演了一出现实版“打脸剧”。

    最近看到京东的财报数据,我下巴都快惊掉了——这哪是企业,简直就是个“小国家”,平均每两千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戴着京东工牌的。

    更让人震惊的是,这家公司居然把送快递的小哥当成“宝贝疙瘩”,不仅给他们交养老金,还给退休员工发着比三四线公务员还高的退休金,光五险一金一年就砸进去1161亿。

    这种操作在互联网行业简直是“异类”,但仔细扒开数据才发现,京东早就把“以人为本”玩出了新高度。

    十年前京东体系员工才6万人,如今这个数字翻了近10倍,相当于凭空造出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。

    要知道国内很多县城也就五六十万人,京东光是物流板块就养活了50万快递小哥,更别说还有17万人在做技术、运营这些岗位。

    别的公司都在搞外包省钱,京东偏要反着来——每个快递员都签正式劳动合同,连兼职骑手都给缴五险一金。

    去年双十一期间,我在小区门口取快递时跟京东小哥聊天,他说自己老家在甘肃农村,现在每个月能拿八千多,公司还给老家父母买了医疗保险。

    这话让我想起京东财报里那个数据:物流一线员工80%来自农村,公司不仅帮他们在大城市站稳脚跟,还让上千名老员工体面退休,光退休金账户里就能提出几十万公积金。

    说到钱,京东对员工是真舍得砸。

    过去三年给全员加了六次工资,采销岗位的年薪直接从16个月涨到20个月。

    听说有个90后快递员三年攒下百万收入,现在都当上片区经理了。

    更夸张的是校招待遇,今年刚毕业的技术岗学生起薪就两万多,公司还搞了个“三年成长计划”,手把手教新人从菜鸟变骨干。

    有朋友在京东总部上班,他说公司食堂的免费下午茶能吃到撑,健身房比商业会所还高级,连租房都有“青年城”公寓可以申请,四千套精装房拎包就能住。

    这种福利待遇,难怪京东能连续三年拿下民营企业500强榜首。

    但最让我佩服的还是京东的“长远眼光”。

    别的企业裁员降薪时,刘强东在朋友圈说“要把配送员当兄弟”,不仅给意外身亡员工的子女供养到22岁,还承诺工龄满五年的老员工得了大病全包医药费。

    前阵子看到新闻,200多个快递员带着家属去马来西亚旅游,这种“一线楷模出国游”居然已经办了十一年。

    对比某些靠压榨骑手挣钱的平台,京东这种“笨办法”反而形成了独特竞争力——今年618大促期间,京东购物用户数暴涨20%,八成新增用户说选京东就是图送货快、服务好。

    看着1200多名退休员工每月按时到账的5350元养老金,再想想京东连续17%的净资产收益率,突然明白一个道理:商业竞争到最后拼的不是谁更会算计,而是谁更懂得把人当人。

    当大多数企业还在纠结人力成本时,京东已经用真金白银把67万员工变成了“行走的广告牌”。

    这种“反常识”的成功恰恰证明,把员工利益刻进企业基因,才是穿越经济周期的终极密码。

    话说回来,当年谁能料到被群嘲“太重”的京东模式,如今成了抵御风险的护城河?

    看看京东物流疫情期间往上海运的15万吨物资,再看看他们给灾区建的“救命仓库”,这种关键时刻顶得上的能力,可不是靠算法和轻资产能堆出来的。

    马云说京东养不起人,现在人家不仅养活了67万人,还帮着解决了20万大学生就业,这波反转够不够打脸?

    夜深人静时我常想,要是所有企业都像京东这样,愿意把利润的大头花在员工身上,打工人还用得着担心35岁失业吗?

    看着京东小哥退休后领着比老家公务员还高的养老金,突然觉得这个世界上的好工作,不一定非得坐在写字楼里。

    各位看官觉得呢?

    这种“把员工当人”的企业,到底值不值得点个赞?